中港物流專線公司分享文章《香港經濟經歷了三大階段》
香港的經濟發展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促進了香港經濟由轉口型→加工型→服務型→知識型的提升轉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香港由進出口物流貿易為主的自由港發展成為亞太地區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匯聚世界時尚潮流的國際大都會。
1.第一階段:由轉口貿易向工業經濟轉型。在第 二次世界大戰以前,香港主要是一個從事轉口貿易的自由港,內地是香港對外貿易的主要對象。1950年 以后,由于新中國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經濟封鎖和禁運,香港失去了與內地開展貿易的條件,轉而尋求發展工業。同時,戰后東亞地區仍處于動蕩狀態,大量移民以及國際資金涌入局勢較為穩定而又實施自由港經濟政策的香港,使香港成為西方工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的良好場所。1970年,制造業增加值占本地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0.9%,香港本地產品出口占出口比重達80%,這標志著香港進出口物流已從單純的轉口港轉變為出口導向的工業化城市。
2.第二階段:由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轉型。從80年代開始,隨著中國內地改革開放,香港扮演了內地與世界其他地方之間的重要中介人角色,引導外貿及投資進出內地。同時,由于受勞動力短缺、生產成本大幅上升等因素影響,香港制造業大部分轉移至內地,服務業得到全面高速發展,逐步從出口導向的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轉型。1980至1997年,香港服務業年均增速達到16%,香港逐漸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導的經濟體系。
3.第三階段:由服務經濟向知識經濟轉型。1997 年,回歸后的香港恰逢亞洲金融風暴,出現了嚴重的 樓市急跌、經濟衰退、失業率持續上升、財政狀況惡化等問題,香港各界開始討論香港經濟的結構性問題。特首董建華在1997年10月第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了將香港建設成為亞太創新中心的理想,隨后成立了創新科技委員會,致力于在21世紀把香港建設成為創新導向和技術密集的經濟體系。第三次產業轉型是第二次轉型的延續和發展,是在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轉變的基礎上,促進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目前,第三次產業轉型仍在探索推進中,一些領域取得了突破,但總體推進情況還有待改善。
本文由東莞厚道中港專線物流公司 “http://www.bbqcmg.com” 分享
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