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進口優勢
作為中國大陸和世界的窗口,不少轉口貿易的商品都在香港交接,香港每年擔負著從世界各地進口到境內的中轉碼頭的重任。那么香港除了地理位置和政治因素的優勢外,相比較國內還有哪些值得各個進出口物流貿易商們趨之若鶩的優點呢?
一是對貨物的進出口經營權不設限制,任何香港機構及個人均有辦理進口和出口貨物的權利,而該權利亦毋須向香港特區政府申請或登記;
二是除了大量的煙酒類進口需要征關稅外,其余貨物基本上不用交關稅;
三是香港是自由貿易地區,在香港的碼頭還享有一定時間的免租期;
四是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指定的檢驗機構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在香港有派駐機構,在香港做檢驗省時省力。
此外,不少原產香港產品進口大陸享受最惠過國稅率優惠,適用CEPA中的零關稅待遇。
近期關于4月8日進口稅改的消息在各大進口論壇中此起彼伏,在不少評論下方都可以看見各類型的物流公司在“收貨”,從每公斤8元到35元不等,差異不大。從一位專門從事中港物流人士了解到,“這個價格基本都說包稅,只是看通關方式差異和是否配送到門。不同商品價格也不盡相同,并不是都統一價格。”
香港進口方式
目前,從香港進口物流商品到國內有以下幾種主要方式:一般貿易、快件、水貨客和拼柜。除了一般貿易外,其余三種方式均屬于灰色產業,都是在沒有或者虛假申報海關的情況下將商品帶入境內。在3月17號深圳海關統一行動中,意在打擊日益猖獗的水客走私集團,他們在深圳各個口岸雇傭有證件的過境客,利用每人每日多次往返中港之間夾帶貨物,螞蟻搬家式地搬運。快件通關的方式類似,從香港將整件商品拆分開利用申報KJ2(關稅起征數額以下的貨物和海關規定準予免稅的貨樣、廣告品)的方式化整為零進口到位于深圳或者東莞等跨境快件口岸租用倉庫。而拼柜的方式更趨向于集貨運輸,物流商收集不同商家的同類型貨物然后統一低價報關,到達內地倉庫后再進行拆分。
跨境快件通關方式利用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進出境快件監管辦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進出口貨樣、廣告品監管辦法》中的規定:在一般情況下,不需要貨主專門提供報關單、通關單、許可證/批文(比如:3C認證、環保證書、進口配額等免證)。
本文由東莞厚道中港物流公司 “http://www.bbqcmg.com” 分享
評論信息